沧浪书院律诗四期兼词四期版主
精华0
注册时间2024-3-11
威望332
金钱1004
贡献672
版主
沧浪书院律诗四期兼词四期版主
  
威望- 332 点
贡献- 672 次
金钱- 1004 枚
|
发表于 2025-6-19 10:05:38
|
显示全部楼层
绝高班第19讲解析作业:
竹郎12-秋润
例诗:
灵云池送从弟(738年)
盛唐·王维 押灰韵
金杯缓酌清歌转,画舸轻移艳舞回。
自叹鹡鸰临水别,不同鸿雁向池来。
解析:
一、写作背景
时代背景:此诗作于盛唐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,王维时任殿中侍御史,此时唐朝国力鼎盛,文人雅集之风盛行。
1.个人际遇:王维38岁正处于"兼济天下"与"独善其身"的思想矛盾期,此前曾因伶人舞黄狮子案贬官济州,此时重获任用但心境复杂。
2.送别对象:从弟为堂弟,具体身份不详。灵云池是长安城南的皇家园林池沼,暗示此次送别带有贵族宴饮色彩。
3.深层意涵:表面写兄弟惜别,实则暗含对宦海沉浮的感慨。诗中"自叹"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怀。
二、写作方法
1.对比结构:
前联(金杯画舸)极写宴饮之乐:金杯缓酌(视觉+听觉)、画舸轻移(动态画面)、清歌艳舞(感官盛宴)
后联(鹡鸰鸿雁)突转离别之思:用《诗经·常棣》"脊令在原"典故暗喻兄弟情深,又以鸿雁南飞反衬不得团聚之憾
意象选择:
"鹡鸰"(jī líng):取自《诗经》"脊令在原,兄弟急难",象征患难兄弟情
"鸿雁":既指候鸟南迁的自然现象,又暗含《汉书》"鸿雁传书"的典故,隐含对重逢的期待
2.时空转换:
前两句实写当下宴饮场景,后两句虚写别后想象,形成时空跳跃。特别是"临水别"与"向池来"的空间呼应,暗含"送君千里"的深情。
3.声韵技巧:
押灰韵(回、来)形成悠长余韵,与"转、回"等动词形成音律回环,暗合离愁的循环往复。
三、王维诗词艺术特点
1.诗画交融:
前联如工笔重彩:金杯/画舸/清歌/艳舞构成富丽画面,体现"诗中有画"特质。但后联突然转为水墨意境,展现其艺术手法的多样性。
2.禅意渗透:
"自叹"二字暗含佛家"无常观",宴会之盛与别离之苦形成"诸行无常"的哲学观照,体现王维"以禅入诗"的特点。
3.用典无痕:
鹡鸰典故自然融入景物描写,鸿雁意象既实又虚,符合其"不著一字,尽得风流"的语言风格。
4.情感节制:
虽是送别诗,但未见涕泪沾巾的悲切,而是通过"缓酌""轻移"等从容笔触,展现盛唐文人特有的风雅气度,体现"哀而不伤"的中和之美。
2025.06.19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