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敬新谱 于 2025-4-4 04:40 编辑  
 
沧浪辞赋特训三期第5讲作业: 
 
特训10东江渔夫 
 
一、请用自己的话,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(禁止复制讲义) 
 
1、什么是骈句?骈句有什么特点?  
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、内容相关、行文相邻、字数相等的两句话。跟对联(偶句)相似,骈句就是偶句。 
 
 
2、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?骈句节奏如何划分? 
节奏,又叫节拍,是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。韵文体句的节奏有两种,一是字意节奏,二是吟诵节奏。字意节奏由字意而定,属于自然节奏。统驭着文法结构的通顺。吟诵节奏是控制调整辞赋、诗词等吟诵文体的一种专门节奏,统驭的是吟诵时抑扬顿挫的气氛。 
为了符合朗诵和吟唱的需要,在不同的文体中,需要用吟诵节奏对本身字意节奏加以调整。散句的节奏,是由句意来决定,属于自然节奏。而骈句是人为控制节奏,是吟诵节奏。这是顾及音韵特性的韵文、对偶体裁的独特要求。 
 
 
3、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。 
骈文中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有些类似,基本上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,所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,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3个字,而赋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2或4个字 
 
 
4、骈句有什么作用? 
骈句句式整齐、节奏分明、音韵和谐,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。使文章节奏明快、语言错落有致,读来抑扬顿挫,和谐悦耳,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。 
 
 
二、将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,并指下列句子哪些是诗句?哪些是骈句? 
示例: 结/岁寒/之/三友,共/君子/于/一堂。(骈句) 
 
1、映/弁峰/之/雄峻,润/湿地/之/浅清。(骈句) 
2、临/浩渺/则生/轩昂之志,感/苍茫/而慨/造化之能。(骈句) 
3、遂使/湖州/之域,长养/国士/之姿。(骈句) 
4、启/四言之始,兆/偶辞之端。(骈句) 
5、画栋朝飞南浦云,朱帘暮卷西山雨。(诗句) 
6、翻/天然之/画卷,赏/巨匠之/华章。(骈句) 
7、俯仰/于/鲫鱼之背,流连/于/天柱之间。(骈句) 
8、受/圣人/之/殊遇,承/子羽/之/厚功 。(骈句) 
9、不觉碧山暮,秋云暗几重。(诗句) 
10、楼阁/因/诗文/而/隽秀,诗文/因/楼阁/而/流传。(骈句) 
 
三、我们学过了赋句句式、虚词、领字、提引词、骈句节奏等知识。 
请以“月”为主题,造壮、紧、长、隔等各种骈句各一例。壮句一例,加提引词;紧句一例;五至九字长句各一例;轻、重、疏、密、平、杂的隔句各一例。 
要求用用所学的知识写出合格的骈句。 
 
 
壮句(加提引词) 
由是 临玉宇,挂琼楼。 
 
紧句 
冰轮皎洁,素影婆娑。 
 
长句 
五字长句: 
月映之江白,秋涵之夜清。 
 
六字长句: 
望明月而生情,沐清风以起意。 
 
七字长句: 
桂魄生且秋露冷,冰轮转且夜风寒。 
 
八字长句: 
徘徊素影临之玉砌,荡漾清光映以朱楼。 
 
九字长句: 
望中天而见冰轮皎洁,临碧水以观素影澄明。 
 
隔句 
轻隔 
素影横空,映千山而共皎;清辉满户,临万户而同明。 
 
重隔 
聚皎洁于一轮,光摇银汉;洒清辉于万里,影入琼楼。 
 
疏隔 
临碧落,溶溶兮若泛银盘;映清波,皎皎兮如悬玉镜。 
 
密隔 
素魄且高悬,清光遍洒于山河万里;冰轮之初照,暮色轻笼之楼阁千重。 
平隔 
桂魄流光,琼楼映彩;冰轮泻影,玉宇生辉。 
 
杂隔 
北斗斜移,万家共仰星光之耀;清辉漫洒,九域同瞻玉魄之华。 
 
四、《笠翁对韵・三江》(节选) 奇对偶,只对双。大海对长江。金盘对玉盏,宝烛对银釭。朱漆槛,碧纱窗。舞调对歌腔。汉兴推马武,夏谏著尨逄。四收列国群王服,三筑高城众敌降。跨凤登台,潇洒仙姬秦弄玉;斩蛇当道,英雄天子汉刘邦。  
答:(1)、典故解析(至少两个) 马武:东汉开国名将,辅佐刘秀兴汉。 龙逄(páng):夏朝忠臣关龙逄,因直谏被暴君夏桀所杀。 四收列国:宋代名将曹彬平定四方诸侯的事迹。 三筑高城:唐代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以御突厥。 秦弄玉:传说中秦穆公之女,善吹箫,与萧史乘凤升仙。 斩蛇当道:汉高祖刘邦曾斩白蛇起义,建立汉朝。  
(2)、以本段内容为基础,改写成壮、紧、长,隔句各一组,用“组篇法”并组成一篇短文(三、四个句子即可)! 答:  
壮句:由是朱漆槛,碧纱窗。 
紧句: 奇偶相对,只双互彰。金盘玉盏,宝烛银釭。 长句: 舞调悠扬而悦耳,歌声婉转而绕梁。 隔句(轻隔): 马武奇才,兴汉辅之明主;龙逄谏夏,节贞殉以暴王。 弄玉秦台,仙态凌于紫府;斩蛇芒砀,雄谋开以炎邦。 
组篇: 由是朱漆槛,碧纱窗。奇偶相对,只双互彰。金盘玉盏,宝烛银釭。舞调悠扬而悦耳,歌声婉转而绕梁。马武奇才,兴汉辅之明主;龙逄谏夏,节贞殉以暴王。弄玉秦台,仙态凌于紫府;斩蛇芒砀,雄谋开以炎邦。  
 
 
 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