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赴宿州高铁上赋长句寄东良兄 杨逸明 高铁疾驰来宿州,新朋旧雨作交流。 讲金字塔三层面,沏铁观音一满瓯。 珍惜人生添此乐,沉迷诗梦减他忧。 吾侪幸遇升平世,背上吟囊处处游。 重访蒲松龄故居 杨逸明(上海) . 街巷悠然耸古槐,宅门跨进访聊斋。 倾依墙角新修竹,端坐庭中老秀才。 狐女牵情长入梦,狗官转世又投胎。 我求能借先生笔,拜谒何辞几度来。 . 楼立剑: 笔端自带玫瑰刺,世上重呼狐狸精。 . 刘鲁宁: 中二联虚实相间,通篇环环相扣。对句富有张力。杨老师每到蒲松龄故居,总有佳作。 . 刘能英: 狐女牵情长入梦,柔婉!狗官转世又投胎,辛辣! 感事 杨逸明 不知何物蚀灵魂,攘攘熙熙令智昏。 鱼要水浑方可摸,象须心狠即能吞。 口头禅与民同乐,天下公唯我独尊。 当代奇葩敛财术,已无底线一丝存。 . 张庆辉: 激赏中二联句法,颌联,“摸鱼吞象”先是倒置为“鱼摸象吞”,变动宾结构为主谓结构,增其顿挫,而后嵌“要水浑方可”“须心狠即能”于中腹,复增奇趣,两番操作下来,令人会心并引人深味之;颈联“口头禅”与“天下公”相对,本已“无情”至令人击节,“与民同乐”“唯我独尊”两个成语后置,形成较为少见的“四三”句法结构,生新可赏,别趣在焉。诗词当然首先是艺术,然艺术未必不能以技术辅之成之,此诗可范;另,当意未必新时,句法之新异庶几可济之补之,此诗亦可范。 孙群: 感时讽事,讥之有力。善于成语新用:或隐如字谜,或拆解重组,或借位原装……以其句式多变而化之,信手拈来,自然无痕,足见此类技法诗人早已得心应手。然一首之中,用之须有度,偶用则奇,过则味减。 . 游徐福文化园 杨逸明 . 那有长生药,君王总被坑。 仙山徒欲达,方士竟成行。 此地留遗迹,他邦享盛名。 笑谈文化事,能促酒杯倾。 . 作者简介:杨逸明,1948年生于上海。曾为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、第三届副会长。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华诗词学会顾问,上海诗词学会顾问。出版著作有《飞瀑集》《晚风集》《新风集》《路石集》《当代诗词百首点评》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