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五味瓶 于 2023-2-23 09:12 编辑
《水调歌头.神女见证》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之《游泳》 (中华新韵)
南引汉江水,北钓上杭鱼。
长洪不再为患,毗岸现盱眙。
河以逶蛇能远,山倚陵迟绝顶。浩气展虹霓。
往事记犹在,逝者可期颐。
风向变,浪涛起,志难移。
三峡重坝,领袖遗愿后人及。
鸟瞰祖国大地,高铁穿行疆藏,艇舰自游离。
神女作天证,醉舞世间衣。 注释:盱眙——取意 张目上视,睁大眼睛,注视 ;游离——游弋。 * 《水调歌头·游泳》是毛泽东在1956年巡视南方,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,这首词最早发表在《诗刊》1957年1月。
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,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,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,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。
作品原文:
水调歌头·游泳
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。
万里长江横渡,极目楚天舒。
不管风吹浪打,胜似闲庭信步,今日得宽馀。
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!
风樯动,龟蛇静,起宏图。
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。
更立西江石壁,截断巫山云雨,高峡出平湖。
神女应无恙,当惊世界殊。
毛泽东畅游长江纪念日,即7月16日,是为了纪念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主席以73岁高龄再次畅游长江的日子,每到这一天,全国众多城市都会举行横渡江河活动。
1966年7月16日,毛泽东主席以73岁高龄再次畅游长江,这一天,被确定为毛泽东畅游长江纪念日。
1956年5月31号,63岁的毛泽东第一次在武汉横渡长江,之后四天内,他又三次横渡长江,并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诗词《水调歌头·游泳》,诗中写到“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,万里长江横渡,极目楚天舒。不管风吹浪打,胜似闲庭信步”。受到毛泽东畅游长江精神的鼓舞,同年6月,武汉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届横渡长江竞赛,游程5000米,多达1958人参加,由此,横渡长江活动闻名于世。
1966年7月16号,毛泽东以他73岁的高龄再次畅游长江,这次他游了一小时零五分钟。这次畅游长江活动得到了广泛报道,7月16号也被确定为毛泽东畅游长江纪念日,以后的数年,这一天被定为全国游泳日,每到这一天,全国众多城市都会举行横渡江河或游泳活动。(来自百度百科 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