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华0
注册时间2015-6-22
威望2573 
金钱11911 
贡献8110 
 
 
 
金牌会员 
   
 
     威望- 2573 点
 
        
     贡献- 8110 次
 
     金钱- 11911 枚
 
 
  
 
 
 | 
 
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-7-13 23:39 编辑  
 
中国历史的时代是如何划分的?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划分标志是什么?是秦朝的建立。而封建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划分标志是什么?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。 
 
这些是秦始皇划分的吗?是咸丰皇帝划分的吗?不是,这些都是现代人划分的。是不是古人没有做过的事情、没有说过的话今人就不许去做、不许去说? 
 
诗体发展史也是如此,要去断代,断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、清晰地去掌握它。 
 
那么诗体中古体与近体的区分在哪里?你也要找出一个标志性事件来。这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元兢的”换头“,就是纳兰性德总结的”有排偶有粘“。 
 
所以,区分古体与近体的标志就是”拈二“。 
 
我们研究诗律、诗体发展史要善于抓主线、抓主流,要善于占领至高点去一览众山小。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理论界,什么入律式古风、半古风半律句,各种特拗一通乱扯,各种诗话、各种杂书一通乱翻,有病乱投医。王力本来是一个大家的材料,却被赵、王等人带入了歧途。他是为了理清赵、王等本身就存在缺陷的理论不得已而为之,并不是王力本身缺乏宏观意识与战略家的胸怀。 
 
现在的理论界就是天天围绕着上述这些“打巷战”,天天婆婆妈妈,小家子气。这样下去你永远只是一名三、四流甚至是不入流的伪学者。如果指望着你们,这诗律、诗体分类何年何月能理出头绪?一百年够不够?一千年够不够?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。 
 
要是都象你们“打巷战”的这个进度那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什么时候才能够实现?没说那些不能争论,但是现在有更紧迫的事情要去做,就是通过诗律、诗体发展史的断代,各类相关学术概念的厘清,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,尽快编制教科书进行推广。 
 
 
 
 
 
 |   
 
 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