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燚燚 于 2020-12-25 12:51 编辑  
 
  C17-燚燚第十六讲作业:  
一、改字游戏。  
      七律• 登高  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 无边落叶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 万里悲秋常做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 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  
改字:   风厉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旋回。 无边落叶萧萧坠,不断长江滚滚来。 万里伤秋常做客,一年多病独登台。 艰辛苦恨频霜鬓,潦倒将停浊酒杯。   二、理解:炼字过程中一般需要炼哪些字?要注意哪些问题? 
答:炼字需要炼:动词、形容词、数量词、虚词、成句翻新、反用典故其意、标新立异,创意出奇 。 
注意以下问题: 
1、要表意准确 2、谨防歧义  3、注意体物缘情,形象传神 4、服从炼意需要,不能以文害意。  
三、运用所学相关诗词知识以“冬至日的水饺或汤圆”为主题,写七律一首,平水韵,韵部不限。 1、七律·冬至水饺 作者:燚燚 冬至全家过节忙,玲珑饺子釜中香。 
素荤彩馅仙翁拌,细薄圆皮巧妇妆。 
落水银珠翻白浪,浮沉玉月沐清汤。 
冲锋陷阵无为耀,只愿亲朋享泰康。       2、C3-微尘和C26-乐蒙同学的点评  
C3-微尘评: 七律·冬至水饺 作者:燚燚 冬至全家过节忙,玲珑饺子釜中香。 素荤彩馅仙翁拌,细薄圆皮巧妇妆。 落水银珠翻白浪,浮沉玉月沐清汤。 冲锋陷阵无为耀,只愿亲朋享泰康。 1、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日包饺子和煮饺子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“愿亲朋享泰康”的主题思想。 2、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:首联赋起,点明时间、事件;颔、颈联承“全家忙”;尾联转、合为亲朋健康甘愿奉献。 3、这首诗选择的物象中银珠、玉月符合主题。 4、这首诗的八个分句都符合主题。 5、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。对仗工。 6、经检查、本诗的平仄、押韵完全正确。 7、合理化建议:第七分句感觉与首句“全家忙”有点矛盾。  
 
C26-乐蒙试评 
七律·冬至水饺 
作者:燚燚 
冬至全家过节忙,玲珑饺子釜中香。 
素荤彩馅仙翁拌,细薄圆皮巧妇妆。 
落水银珠翻白浪,浮沉玉月沐清汤。 
冲锋陷阵无为耀,只愿亲朋享泰康。 
 
 
1、这首诗想通过对(水饺)的描写,表达了(冬至团聚)的主题思想。交代的很清楚,写出了节日的气氛。 
2、颔联承接的很紧密,但是仙翁有点夸大,素荤反对而细薄并列关系。对仗还需要练, 
3、颈联写的很美, 
4、尾联第七句为转句,但有点难以理解, 
第八句题扣的很到位,值得学习, 
 
个人看法,请多多包涵。  
3、对C3-微尘和C26-乐蒙同学的点评 七律•冬至蒸饺   文/乐蒙 每逢冬至饺成盘,老小栖家共晚餐。 热气绕梁汤味美,和盐捣蒜肉凝团。 而今病体无能力,更觉身心难照看。 镇日消颓人不畅,忽闻长女叩窗栏。  
C17-燚燚试评: 1、这首诗通过对(冬至吃饺及身体)的描写,表达了(因病而渴望亲情)的主题思想。 2、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:首联回忆往年过冬至,都是全家聚在一起吃饺子;颔联描写曾经一家过冬至的美好情景;颈联写今年因身体不适,全家未能聚餐;尾联写在自己心情忧闷之时,女儿前来关照。 3、这首诗的(12345678)句均符合主题。 4、经检测,本首诗平仄无误,用韵正确。 
5、这首诗的对偶句是中二联。 6、建议: 颔联中“热气”与“和盐”,颈联中“能力”与“照看”,结构不同,对仗欠工。建议再斟酌。  
 
七律•冬至日饺子          C20—微尘 律回冬至饺鲜香,老少围筵笑满堂。 桌上氤氲荤内裹,锅中浮坠素中藏。 黄童细揣娇耳典,白叟沉迷济世汤。 年瑞粮丰有馀积,医圣应慰不牵肠。  
 
C17-燚燚试评: [size=12.0000pt]1、这首诗通过对(冬至水饺)的描写,表达了(热爱美好生活及感怀)的主题思想。 
2、这首诗起承转合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: 首联,写冬至家人相聚的快乐; 颔联,描写吃水饺煮水饺的热闹场面; 颈联,写一家老小共同追溯饺子的由来。 尾联,升华了主题,表达了对医圣的感怀。 [size=12.0000pt]3、这首诗选择的物象(全部)符合主题,(物象与物象)之间没有相互冲突。 
4、这首诗的八个分句中(12345678)全部符合主题。 5、经检测,本首诗用韵正确。 6、建议: 本首诗立意清晰,物象选择精准,起承转合自然流畅,是一首好诗! 唯一不足:5分句中的“耳”与“揣”失替,8分句中的“圣”与“慰”失替。建议再斟酌。  
个见仅供同学参考,点评不当处见谅!
  
4、根据两位同学的点评修改的作业:
   七律·冬至水饺 作者:燚燚 冬至家家过节忙,玲珑饺子釜中香。 
素荤彩馅仙翁拌,细薄圆皮巧妇妆。 
落水银珠翻白浪,浮沉玉月沐清汤。 
冲锋陷阵无为耀,唯愿亲朋享泰康。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