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中华诗词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876|回复: 27

[其他] 驳雄关、山水先生谬论

[复制链接]

987

主题

6262

帖子

2万

积分

栏目嘉宾

诗词理论特邀嘉宾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859
贡献
6163
金钱
9014
发表于 2020-8-15 01:42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九门提督 于 2020-8-15 08:14 编辑

驳雄关、山水先生谬论


       8月11日,成都(古称“蓉城”)暴雨,老朽题诗以咏:

初秋逢大雨(绝谷野樵)

向晚云翻墨,须臾风满楼。
雷来惊大地,雨落洗初秋。
旷宇尘埃尽,蓉城暑气收。
推窗看街景,沧海已横流。

       雄关英风先生指责末句欠准确,是不知诗词有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所致,李白用银河落九天来形容庐山瀑布早为世人熟知,老朽用沧海横流来形容街道积水如汪洋也是同样夸张手法,有何不妥?至于沧海横流的其他寓意,与此诗无关,此诗只用沧海横流的原始本义。
       山水有相逢先生说第二联写的是先雷后雨,根据民间经验,先雷后雨雨必小,那么就与末句的沧海横流的描述不匹配了。对于此论,老朽也不敢苟同,理由如下:

       1)老朽听到的民间谚语是“雷公先唱歌,有雨也不多”,而“不多”并不等同于“不大”,也就是说先雷后雨,也有可能是大雨,只是持续时间短一些而已。至于什么“先雷后雨雨必小”,民间似无此说,应该是山水先生的个人误解罢了。
       2)古人诗例也可说明问题。杜甫就有诗句“震雷翻幕燕,骤雨落河鱼”,查百度,“骤雨”即“暴雨”,可见先雷后雨,仍有可能是大雨、暴雨。宋代陈棣《兄》诗也有“溢”之句,同样说明先雷后雨雨可猛。



1319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诗无敌执行首版

Rank: 8Rank: 8

威望
2921
贡献
24814
金钱
33129

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发表于 2020-8-15 03:00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雨大雨小是相对的。对于不常下雨的地方,毛毛雨也是大雨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87

主题

6262

帖子

2万

积分

栏目嘉宾

诗词理论特邀嘉宾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859
贡献
6163
金钱
9014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8-15 03:17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尘与沙 发表于 2020-8-15 03:00
雨大雨小是相对的。对于不常下雨的地方,毛毛雨也是大雨。

如果是毛毛雨,老朽岂可用“沧海横流”来形容街道积水?古人也不会用“骤雨”一词了。

点评

也是这么个理。阵雨可大可小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-8-15 05:54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19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诗无敌执行首版

Rank: 8Rank: 8

威望
2921
贡献
24814
金钱
33129

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发表于 2020-8-15 05:54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-8-15 03:17
如果是毛毛雨,老朽岂可用“沧海横流”来形容街道积水?古人也不会用“骤雨”一词了。 ...

也是这么个理。阵雨可大可小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68

主题

1万

帖子

3万

积分

版主

律诗绝句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威望
1547
贡献
11249
金钱
14348
发表于 2020-8-15 07:58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雷来惊绝谷,雨落洗光头。
改成这样比较好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85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副首版

律诗绝句副首版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威望
1613
贡献
11717
金钱
14662
发表于 2020-8-15 08:02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没说你不知,意在指比喻不当。“沧海横流”一词给人的意象是啥?海浪涛涛,一望无际。——还是欢迎樵哥批驳的。点个赞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2953
贡献
14128
金钱
17316
发表于 2020-8-15 08:07:12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繁事简说。

   《对雨书怀,走邀许十一薄公.  (唐)杜甫》(略)

  走邀:使人(雨中)将诗送去许主簿处请他来共饮。
  骤雨:骤,也可以是急;急雨,不一定是长时间大暴雨。

  《骤雨呈质夫兄.  (宋)陈棣》(略)

  鸠妇:雌鹁鸠。谚语:“天欲雨,鸠逐妇,既雨,鸠呼妇。”说的是鹁鸠会看天气。老天将要下雨时,雄鹁鸠使坏,会将雌鹁鸠赶出巢外;雨后,雄鸠放声将雌鸠唤回。此典故用于诗文,“鸠”带上“阴”或“雨”,是表示下雨天;“鸠”带上“晴”或“呼”或“唤”,是表示雨晴。此外,“鸠之呼妇”也可以用于描写男人对待女人的态度。
  瑞雨:农时好雨,一如瑞雪兆丰年。


  老樵看看,这是你举的诗例。杜甫的,可以雨中使人走马送诗帖邀友共饮。
  陈棣的,诗未写完,已经“猛省呼晴鸠妇鸣”,且催约质夫“速著瑞雨颂”。

  以上,是多大的暴雨?有什么什么“横流”的景象?




  
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2953
贡献
14128
金钱
17316
发表于 2020-8-15 08:13:52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至于“先雷后雨,其雨必大,先雨后雷,其雨必小”老樵不妨也查一查百度,也可以翻看各地历年的小学语文书。

点评

8楼弄反了。是“先雷后雨,其雨必小;先雨后雷,其雨必大。”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-8-15 08:47
来活了!这回无论如何也要把老樵干败!银河虽大,但在人们的视角中,银河就是飘在天上的一条“白练”,谪仙把瀑布比作银河,后人都认为比喻、夸张得好,更何况谪仙的句首有“疑似”二字?樵哥呢?蓉城街景,满街大水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-8-15 08:29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4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10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

Rank: 8Rank: 8

威望
4208
贡献
30081
金钱
37169

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发表于 2020-8-15 08:13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老樵这句是夸得有点儿过头,也没啥。取决于视角,与观者心态。比如,蚂蚁躲在草叶后,伸出一条腿准备把路过的大象绊一跤……蚂蚁认为可能,它才去做嘛。

点评

嘿嘿,还是提督大人会做好人!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-8-15 08:31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2953
贡献
14128
金钱
17316
发表于 2020-8-15 08:22:40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老樵也可以扪心自问,11号那天,是先雷后雨还是先雨后雷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85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副首版

律诗绝句副首版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威望
1613
贡献
11717
金钱
14662
发表于 2020-8-15 08:29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雄关英风 于 2020-8-15 10:12 编辑
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0-8-15 08:13
至于“先雷后雨,其雨必大,先雨后雷,其雨必小”老樵不妨也查一查百度,也可以翻看各地历年的小学语文书。 ...

来活了!这回无论如何也要把老樵干败!银河虽大,但在人们的视角中,银河就是飘在天上的一条“白练”,谪仙把瀑布比作银河,后人都认为比喻、夸张得好,更何况谪仙的句首有“疑似”二字?樵哥呢?蓉城街景,满街大水,对岸就是楼居、商店、学校.....,拿它比夸沧海,就不嫌窄了些?就不要说街水中有其他漂浮物事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85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副首版

律诗绝句副首版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威望
1613
贡献
11717
金钱
14662
发表于 2020-8-15 08:31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0-8-15 08:13
老樵这句是夸得有点儿过头,也没啥。取决于视角,与观者心态。比如,蚂蚁躲在草叶后,伸出一条腿准备把路过 ...

嘿嘿,还是提督大人会做好人!

点评

老樵是个好同志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-8-15 17:12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2953
贡献
14128
金钱
17316
发表于 2020-8-15 08:47:5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0-8-15 08:13
至于“先雷后雨,其雨必大,先雨后雷,其雨必小”老樵不妨也查一查百度,也可以翻看各地历年的小学语文书。 ...

8楼弄反了。是“先雷后雨,其雨必小;先雨后雷,其雨必大。”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8

主题

722

帖子

3776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398
贡献
810
金钱
1443
发表于 2020-8-15 08:55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把街景这两字更微小实化,又有相应对思絮的寄物,苍海可以用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94

主题

3417

帖子

1万

积分

栏目顾问

词风曲苑特邀顾问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916
贡献
3816
金钱
5043

功勋诗友奖章

发表于 2020-8-15 09:17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向晚云翻墨,须臾风满楼。雷来惊大地,雨落洗初秋。旷宇尘埃尽,蓉城暑气收。推窗看街景,沧海已横流。
虽然楼主一向好自吹自擂,有些坐井观天,但诗就是诗,不涉及其他。这首写的真不错,简单明了而又不失韵味。但也确实不稳的,一般以奇崛乖巧见和易不稳,反倒别有一翻情趣。这种质朴的风格为主的还是要尽量求稳的。前四句紧凑而又疏拓,下四不稳,从最后两句看,这是有视角的诗作,即届定在“推窗”看之人,而并非统而论之,所以不稳其一为“旷宇尘埃尽”,又是乌云狂风又是雷闪电鸣的,旷宇谓何解?若说是雨歇,这也未免太仓促了,或前或后还是要为雨歇作一铺垫的。不稳其二确实是结句,雨大夸张成沧海横流倒没什么不可,问题是前一句“推窗看街景”,还是一个连贯问题,收的过大,畜力过轻,推窗很自然,看街景可以稍加著力了。诗可是一个整体,不是想哪儿写哪儿的。但我想楼主还是未必能听明白我说的是什么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2953
贡献
14128
金钱
17316
发表于 2020-8-15 09:20:1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说过,“理解兼接受”老樵的“沧海已横流”。
  有过几年海边城市的工作生活,也见过海水漫入城市街道,都是风雨造势,海水助澜的,自己常住的城市珠江水也几年、十几年不定期地漫上市区马路。所以说:理解、接受。
  但毕竟,形容城市的水浸是“沧海横流”,须得有势,就这前七句“抓痒痒”式常态雨势的描写,就“横流”了?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2953
贡献
14128
金钱
17316
发表于 2020-8-15 10:16:3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续“……,就‘横流’了?”那么,古人的大雨、暴雨诗早就“横流”了,还轮得到谁?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87

主题

6262

帖子

2万

积分

栏目嘉宾

诗词理论特邀嘉宾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859
贡献
6163
金钱
9014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8-15 15:11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0-8-15 08:13
老樵这句是夸得有点儿过头,也没啥。取决于视角,与观者心态。比如,蚂蚁躲在草叶后,伸出一条腿准备把路过 ...

诗词是感性和主观的艺术,作者当时觉得如何就可如何写,如李白句“桃花潭水深千尺”,就是一种主观认为,当时李白并未下水去测量过深度,怎敢断定潭水就有千尺深?同样道理,老朽当时看到街面积水泛滥如汪洋,发出沧海横流的感叹也是一种主观认为,与李白同理。雄关离诗门尚远,哪里懂得这些?

点评

有道理。一样的大暴雨,一楼观察者与十楼观察者,直观感受会大不一样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-8-15 17:14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87

主题

6262

帖子

2万

积分

栏目嘉宾

诗词理论特邀嘉宾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859
贡献
6163
金钱
9014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8-15 15:19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0-8-15 08:29
来活了!这回无论如何也要把老樵干败!银河虽大,但在人们的视角中,银河就是飘在天上的一条“白练”,谪 ...

在作者当时的视角下,看到街面上一片汪洋,发出沧海横流之叹合情合理,诗词是感性和主观的艺术,作者可以按照当时的观感来写,如李白当时觉得庐山瀑布如银河飞泻,就那么写了,其实今天的人们去看那条瀑布,离银河飞泻的气势还差得太远,但李白当时觉得是银河飞泻,那就是银河飞泻了,没道理好讲的。

点评

早就知道樵哥不肯轻易服输!让人打的满地找假牙,口中还会念念有词。正好有前人的一首,送给老樵: 一个南瓜如地球,生在五岳山上头。 把它丢到大西洋,世界又多一个洲。 此首如何?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-8-15 19:15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87

主题

6262

帖子

2万

积分

栏目嘉宾

诗词理论特邀嘉宾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859
贡献
6163
金钱
9014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8-15 15:20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老叶子 发表于 2020-8-15 08:55
把街景这两字更微小实化,又有相应对思絮的寄物,苍海可以用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87

主题

6262

帖子

2万

积分

栏目嘉宾

诗词理论特邀嘉宾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859
贡献
6163
金钱
9014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8-15 15:24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折笔沉沙 发表于 2020-8-15 09:17
向晚云翻墨,须臾风满楼。雷来惊大地,雨落洗初秋。旷宇尘埃尽,蓉城暑气收。推窗看街景,沧海已横流。
虽 ...

旷宇,天空或原野也。旷宇尘埃尽,风雨满天,将天空的灰尘荡涤一尽,合情合理,有那么难理解吗?

点评

乌云翻墨还是旷宇?你若说是雨后,那前面这通造势,第四句主角雨刚出场,第五句戛巴一下前后无着无落地就收势了,诗词同理,也讲究气脉的。这有那么难理解吗?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-8-15 16:16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87

主题

6262

帖子

2万

积分

栏目嘉宾

诗词理论特邀嘉宾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859
贡献
6163
金钱
9014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8-15 15:41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0-8-15 09:20
我说过,“理解兼接受”老樵的“沧海已横流”。
  有过几年海边城市的工作生活,也见过海水漫入城市街道, ...

前七句“抓痒痒”,第八句异军突起,令人眼前一亮,得画龙点睛之妙,此等手法,你这未入诗门之人又如何懂得?如古人咏落花诗:一片两片三四片,五片六片七八片。九片十片千万片,飞入草丛都不见。前三句平平淡淡,第四句异军突起,得点睛之妙。老朽诗若前七句把雨势写足,则第八句用沧海横流虽合情理,但却在读者意料之中,难收眼前一亮的震撼感,实平庸之笔也。按老朽之手法,读者读到第八句必被震撼,并由此回悟出雨势之大,与诗题中之“大雨”完成吻合也。

点评

老樵你想想:你诗帖出来时,其他诗友是对你“沧海已横流”提出异议,为什么?他们认为你就写的一场大雨,值得说“横流”吗?“那你说的异军突起的效果出来了吗? 至于“先雷后雨,先雨后雷”雨小雨大的天文物理现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-8-15 18:57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94

主题

3417

帖子

1万

积分

栏目顾问

词风曲苑特邀顾问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916
贡献
3816
金钱
5043

功勋诗友奖章

发表于 2020-8-15 16:16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折笔沉沙 于 2020-8-15 16:17 编辑
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-8-15 15:24
旷宇,天空或原野也。旷宇尘埃尽,风雨满天,将天空的灰尘荡涤一尽,合情合理,有那么难理解吗? ...

乌云翻墨大雨直下还是旷宇?你若说是雨后,那前面这通造势,第四句主角雨刚出场,第五句戛巴一下前后无着无落地就收势了,诗词同理,也讲究气脉的。这有那么难理解吗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23

主题

2471

帖子

1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716
贡献
2743
金钱
3689
QQ
发表于 2020-8-15 16:52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其实诗无定法,怎么写诗是作者的自由,但是别人怎么读也是别人的自由,和诗讲道理等于把诗框死,但是逻辑不能出现问题。
追求卓越,顺道常新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xshsuntai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4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10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

Rank: 8Rank: 8

威望
4208
贡献
30081
金钱
37169

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发表于 2020-8-15 17:12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0-8-15 08:31
嘿嘿,还是提督大人会做好人!

老樵是个好同志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4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10万

积分

首席版主

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

Rank: 8Rank: 8

威望
4208
贡献
30081
金钱
37169

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发表于 2020-8-15 17:14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-8-15 15:11
诗词是感性和主观的艺术,作者当时觉得如何就可如何写,如李白句“桃花潭水深千尺”,就是一种主观认为, ...

有道理。一样的大暴雨,一楼观察者与十楼观察者,直观感受会大不一样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2953
贡献
14128
金钱
17316
发表于 2020-8-15 18:57:1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-8-15 15:41
前七句“抓痒痒”,第八句异军突起,令人眼前一亮,得画龙点睛之妙,此等手法,你这未入诗门之人又如何懂 ...

老樵你想想:你诗帖出来时,其他诗友是对你“沧海已横流”提出异议,为什么?他们认为你就写的一场大雨,值得说“横流”吗?“那你说的异军突起的效果出来了吗?

  至于“先雷后雨,先雨后雷”雨小雨大的天文物理现象,大概初、高中时有教的,这已经不是什么“气象谚语”了,对吧?这个,也能从诗人的心欲去写?

  不能因为:“我在成都,我说是雷先,夹大雨、大风,你不在成都,没有发言权”吧?

  而我是认可成都这次“橙暴”是可以以“沧海横流”去形容的,但你诗里没这个势呀,不然其他诗友怎会不认可“沧海横流”呢?

  你举的诗例如果顶级好,结句就不会另有“飞入芦花总不见”的句子了。

  你不是举例“雷震翻幕燕”以证大雷、大暴雨吗?那老杜缘何使人淋着雨去请个傻瓜冒雨前来对饮?有一条不可忘记:我们现代人,到上世纪八十年代,有些衣物淋雨还会掉色的,况乎古代?难道老杜想看许主薄的难堪?想看“落汤彩鸡”?
  陈棣呢?“请君速著瑞雨颂,要上新编华萼集。”是“沧海横流”的雨势?这诗到第十七句:“猛省呼晴鸠妇鸣”时,雨已经停了。与老杜的一样,先雷后雨,对吧?

   诗友们若被你诗结句异军突起震撼了,又怎会对“沧海已横流”提出异议呢?你呀,连找笑点都不会!

   




  

  

  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85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副首版

律诗绝句副首版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威望
1613
贡献
11717
金钱
14662
发表于 2020-8-15 19:15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20-8-15 15:19
在作者当时的视角下,看到街面上一片汪洋,发出沧海横流之叹合情合理,诗词是感性和主观的艺术,作者可以 ...

早就知道樵哥不肯轻易服输!让人打的满地找假牙,口中还会念念有词。正好有前人的一首,送给老樵:

一个南瓜如地球,生在五岳山上头。
把它丢到大西洋,世界又多一个洲。

此首如何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大中华诗词网 ( 湘ICP备17006309号-1 )

GMT+8, 2025-11-13 00:38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